9月29日,安陽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25年度第五期綠色科技創新債券、君信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智善科技創新定向資產支持證券(優先級)相繼發行,標志著2025年前三季度科技創新債券(含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和科創票據,以下統稱“科創債”)發行圓滿落幕。
作為服務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融資載體,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科創債市場在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不僅實現發行規模同比增長超七成的量級增長,更在主體結構、產品創新、二級市場活力等多維度全面升級,呈現“規模擴容、結構優化、效能提升”的強勁發展態勢。
【資料圖】
新規落地促發行
從作為發展直接融資的重要抓手,到肩負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的使命,再到朝著更適配科技創新需求的方向迭代,科創債的快速發展始終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支撐。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創債有關事宜的公告,從豐富科創債產品體系和完善科創債配套支持機制等方面,對支持科創債發行提出多項重要舉措。隨后,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和交易商協會跟進發布細化舉措,共同形成支持科創債發行的“組合拳”(以下簡稱“科創債新政”)。
在此之后,政策紅利加速向市場傳導,為一級市場注入強勁增長動力。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428只科創債正式發行,發行規模合計達1.58萬億元,發行數量及總規模相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3.95%和74.94%。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科創債新政出臺后,科創債單月發行規模迅速攀升至3513.83億元,6月份、7月份也都維持在2200億元至2500億元的高位區間。截至9月末,新政發布后的科創債發行數量及規模分別占前三季度總量的69.40%和75.13%,充分體現了政策對市場的直接提振作用。
規模快速擴張的背后是科創債市場從“量增”到“質優”的深度蛻變,在主體結構、產品創新等維度呈現出突破性變化。
具體來看,發行主體實現多元拓展。新政首次將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及優質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納入發行范圍,打破了此前以成熟期科技企業為主的格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41家券商參與發行,規模合計達766億元;共有29家銀行參與發行,規模合計達2530億元。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對記者表示,伴隨新政落地,科創債發行主體進一步擴容。一方面,新增支持商業銀行、證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作為科技創新債券發行主體,拓寬了金融機構科技貸款、債券、股權和基金投資的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各類型融資的能力;另一方面,新增支持股權投資機構募集資金用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設立、擴募等,有助于帶動更多資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此外,產品創新愈發適配科技融資特性。在政策引導下,長期限債券占比持續提升,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10年期以上品種發行規模占比已達8.34%,有效匹配科技創新長周期資金需求。
交易熱度持續攀升
一級市場的擴容與結構優化,直接帶動二級市場交易活力攀升。前三季度,投資者對科創債的配置需求持續釋放,交易熱度保持高位。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場科創債累計成交金額達7925.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5.53%。其中,新政落地以來,累計成交4655.37億元,占前三季度總成交額的58.74%。
二級市場活力的攀升離不開市場端工具創新的“破局”與制度端機制優化的“托底”。
一方面,標準化投資工具的推出為各類投資者參與科創債市場打開了便捷通道。今年7月份,首批10只科創債ETF正式獲批發行,首募規模合計約300億元。后續規模擴張更為迅猛,截至目前,首批產品總規模已突破1357.71億元,9只產品躋身“百億元俱樂部”。而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同樣“一日售罄”,合計募資近408億元,推動全市場科創債ETF總規模突破2400億元。
另一方面,交易機制的優化從制度層面為二級市場“提質增效”。例如,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同步將首批科創債ETF納入質押式協議回購標的,且上浮質押折扣系數5個至10個百分點,顯著提升債券流動性溢價。
不難看出,從一級市場的供給擴容到二級市場的效率提升,科創債市場正形成“發行—交易—再融資”的閉環生態。一方面,一級市場通過主體多元、產品創新為科技創新注入源頭活水;另一方面,二級市場借助工具革新、機制優化進一步激活交易活力,兩者相互賦能、雙向聯動,既讓融資端企業獲得穩定資金支持,也讓投資端機構找到風險適配、收益可觀的配置標的。
展望未來,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與市場生態不斷完善,未來科創債市場將在三方面實現更深層次突破:主體覆蓋上,除金融機構、成熟期科技企業外,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與初創期硬科技企業或借增信工具創新納入發行陣營,推動資金精準“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產品創新上,將向細分領域延伸,除現有“科創+”模式外,針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賽道的定制化產品或加速涌現,銜接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一二級市場聯動上,伴隨科創債ETF規模擴容、做市商機制完善及長期資金入場,二級市場流動性有望量級提升,反哺一級市場發行效率,形成“融資便利化—投資多元化—市場規模化”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