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25日,平安銀行召開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副行長項有志圍繞負債成本管控、業務成本優化及未來發展方向等核心問題展開詳細闡述,呈現了該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經營策略與規劃。
在負債成本管控方面,項有志副行長明確表示,當前市場環境下資產端收益率提升難度較大,負債端工作已成為平安銀行的重中之重。考慮到該行過往負債整體,尤其是存款成本相對偏高的情況,降低負債成本勢在必行。
為實現這一目標,平安銀行從多維度推進工作。其一,強調資產負債協同經營,秉持“以資產定負債”原則,若資產端貸款難以投放,便相應控制存款吸收規模,避免無效負債增加。其二,注重邊際收益考量,嚴格把控資產與負債的匹配關系,確保每一筆負債都能帶來合理的邊際收益。其三,在控制高成本存款規模的同時,著力夯實客戶基礎,持續提升公司、零售等核心客群質量,以此帶動活期存款及低成本存款占比提升。這一工作具有長期性,需久久為功,該行已從資產負債配置、考核機制、激勵政策等內部管理層面構建完整體系,將長期推進相關工作。
業務成本管控與優化同樣是平安銀行關注的焦點。在銀行業整體息差收窄的背景下,費用管控對提升經營效益至關重要。近年來,平安銀行依托數字化經營與營銷,在降本增效方面成效顯著。內部流程自動化程度大幅提升,以財務報銷為例,已實現高度自動化,大幅減少手工操作,提升了運營效率。目前該行員工隊伍保持在四萬余人的規模,這一高效的人員配置背后,離不開流程優化的有力支撐。
在具體費用管控舉措上,平安銀行堅持“大處著想,小處著眼”。網點運營方面,推行“小一樓大二樓”模式,將部分業務轉移至租金更低的樓上區域;對低效社區網點進行關停,依托線上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同時根據線下業務量減少的趨勢,持續縮減網點面積,并依據市場行情動態調整租金水平。細節管理上,從辦公區域綠植擺放數量等細微之處入手,嚴格控制各項開支,確保每一筆費用都“花在刀刃上”。通過一系列舉措,平安銀行近年來成本收入比始終保持在相對較低水平。
談及未來優化空間,項有志副行長指出,平安銀行在多領域仍有提升潛力。數字化方面,將進一步探索技術應用,以更高效率替代部分操作性崗位,持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日常開支管控上,雖已實現較高壓縮比例,但仍將不斷尋找新方法,推進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挖掘成本優化潛力。
關鍵詞閱讀:平安銀行
責任編輯: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