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上半年成績單出爐,GDP增速5.5%,創下近四年來同期最高值,全區經濟整體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各經濟板塊表現優于預期。數據的背后,廣西經濟發展韌性究竟從何而來?7月21日,記者采訪自治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解讀數字背后蘊藏的信號。
“三駕馬車”跑得穩
“看經濟活力,得先看消費、投資、外貿這‘三駕馬車’跑得歡不歡。”廣西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鄒文慧打了個形象的比方,“從目前情況看,這三匹馬都挺給力,正拉動廣西經濟穩穩向前。”
鄒文慧分析,消費方面,商場超市的人氣明顯旺了起來。“這是補貼政策和促銷活動組合拳的效果,老百姓愿意掏錢消費,消費市場持續回暖。”
上半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特別是工業投資增長9.8%,平陸運河、南A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全面加速,制造業投資增勢較好,支撐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正向增長。
外貿表現同樣亮眼。上半年,廣西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4695家,同比增加10.8%,市場開放意愿與開放能力逐步增強。“我區外貿逆勢而上,在縮量下開辟增量,在常量中釋放變量,呈現總量提增、質量提升、增量提級、變量提穩的特點。”自治區商務廳外貿處負責人雷仲華表示。
工業硬支撐底氣足
工業是經濟的“硬支撐”,今年上半年,廣西工業重點領域表現亮眼。電氣設備、造紙、新能源車、車用鋰電池等大眾熟悉的行業,均快速成長。
以工業經濟穩增長為引領,廣西加快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培育壯大制造業優質企業,促進工業發展韌性全面增強。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增速在全國排第14位,其中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4%。
今年上半年,全區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3%,比全國高4.8個百分點,已連續5個月實現兩位數較快增長,對工業投資增長貢獻率達77%。“這表明我區產業項目在加快建設,有助于增強工業經濟增長后勁。”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投資處處長陳岳龍認為。
自治區工信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造紙和紙制品業、汽車制造業、食品制造業均實現高速增長。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規劃處副處長孫金陽介紹,廣西正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工業抗風險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新質生產力加速跑
“如果用一個字概括廣西上半年經濟特點,那就是‘新’。”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處正高級經濟師尚毛毛認為,這個“新”不僅體現在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更體現在新動能的加快集聚增強。
今年年初,廣西提出“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他認為,從上半年態勢看,廣西人工智能產業正從起勢邁向加速集聚,賦能千行百業的成效初步顯現。
“有一個數據特別能說明問題,上半年,廣西高技術制造業增長速度是普通工業的好幾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綜合處副處長曹麗介紹,廣西持續加大產業創新力度,以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態勢較好。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快速增長,1—6月,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9.6%、22.6%,分別比全國高20.1個、12.4個百分點。
“人工智能+制造”的深入推進,讓一批標志性智能產品實現首產首用,應用場景加速落地。自治區工信廳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區新增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終端、智能軟件等智能產品175個,廣西首批20臺工業版人形機器人在柳州汽車智慧工廠實訓使用。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32.4%,智能網聯汽車同比增長26.5%。
與此同時,南A中心投入試運營,已經簽約國內人工智能項目44個,東盟國家的16個企業進駐,“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人工智能跨境產業生態逐步形成。
民生福祉再提升
今年以來,廣西推出一系列就業與促消費等暖民生政策,推動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帶動消費信心回升。隨著民生政策從“紙面”落到“地面”,全區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不斷提升。
消費數據直觀反映出變化:廣西居民“敢消費”“愿消費”的熱情顯著增強,各類促消費活動點燃全區市場。全區參與以舊換新活動的消費者超581萬名,助力超2萬家經營主體實現商品銷售額超333億元,合計拉動限上零售業增長超過8個百分點。
“政策不是停在紙上,而是真金白銀落到了大家口袋里。”自治區商務廳運行處負責人潘英英介紹,今年以來,商務部門以“人工智能+”賦能消費場景,舉辦“東盟水果·匯聚廣西”“33消費節”等品牌活動,加力擴圍消費品以舊換新,在促消費、擴內需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5.5%是增速,觀察經濟發展不僅要看增速,更要看質量,通過拆解5.5%,我們更能讀懂廣西經濟增速背后的韌性和潛力。”尚毛毛認為,二季度以來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在此背景下,廣西5.5%的增速含金量高,來之不易,既展現了廣西堅持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的鮮明導向,也是全區各族干部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促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的真實寫照。